高光譜成像技術在紡織品回收分類中的應用
發布時間:2024-11-19
瀏覽次數:181
利用高光譜相機對紡織品進行分類以便回收,在眾多節約和減少浪費的努力中,紡織品仍然是最大的挑戰之一。只有 15% 被回收和再利用,而其余 85% 最終被填埋。紡織品回收項目面臨的挑戰是在高吞吐量下辨別外觀相似的織物。
在當前節約資源、減少浪費的全球行動中,紡織品回收已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重大挑戰。據統計,僅有15%的紡織品能夠被回收再利用,而剩余的85%則不幸被填埋。其中,紡織品回收項目面臨的一個核心難題是:如何在高吞吐量的環境下,準確辨別外觀極為相似的各類織物。
傳統分選方法的局限性
傳統的分選手段存在諸多不足。例如,空氣分級機在處理密度和空氣阻力相近的織物時,往往難以準確區分;化學分選雖然精確度高,但卻會破壞材料的原有結構,且對于羊毛等特定織物并不適用;而依賴RGB或多光譜成像的傳感器,也僅僅能夠提供面料的光譜特性,無法有效辨識質地差異明顯的面料。因此,我們迫切需要一種高效、非接觸式的分類技術,以實現對面料和混紡面料的高速、準確分類。
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引入與實驗
為了應對這一挑戰,我們引入了高光譜成像技術,并開展了相關實驗。實驗中,我們準備了顏色各異、棉、羊毛或合成混紡比例不同的布料樣品,并使用高光譜相機SP130M對它們進行掃描。隨后,通過專業的分類軟件對收集到的高光譜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。
實驗涉及的布料品種繁多,包括丙烯酸纖維、棉布、亞麻布、尼龍、聚酯纖維、粘膠以及羊毛等。然而,在近紅外波段,一些天然織物如棉和絲的譜線幾乎完全一致,還有許多織物與棉的譜線也極為接近,這無疑增加了分類的難度。
近紅外波段的織物平均光譜,一些天然織物比如棉和絲的譜線幾乎完全一樣
近紅外波段的很多織物和棉有接近的譜線
收集純織物光譜庫,建立分類模型,并對不同成分比例的織物樣品進行掃描,建立回歸模型估算未知樣品的成分比例。
分類模型的建立與優化
為了克服這些困難,我們著手建立了分類模型。鑒于許多織物品種在化學和物理特性上的高度相似性,使得機械分揀機和普通相機難以將它們區分開來。從近紅外范圍(900nm至1700nm)收集的不同織物光譜圖中,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。
為此,我們針對不同面料建立了二元分類模型,以判斷樣品中是否包含特定材料。在一個具體的分類模型中,我們設定了背景、滌綸面料和非滌綸面料三個類別。該模型僅使用純面料樣品進行訓練,而針對混合面料樣品進行測試。實驗結果顯示,當使用5%像素閾值進行排序時,模型的準確率達到了100%;即便在使用1%像素閾值的情況下,準確率也高達98%。這一令人振奮的成功率表明,通過定制模型并針對特定類型面料進行排序,同時結合多階段排序選項,我們可以顯著提升分類性能。
此外,考慮到大多數服裝都是由多種面料混紡而成,我們還建立了回歸模型。利用不同比例的棉混紡樣品進行模型訓練,這些樣品在混紡比例、濃度和顏色上均存在差異。訓練集表現出了極強的相關性,并且通過回歸可視化工具,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觀察到不同織物之間的差異,甚至超過了肉眼所能辨識的程度。
相關產品
-
什么是高光譜,高光譜前景,高光譜科研實驗室應用
高光譜技術,又稱高光譜成像技術(Hyperspectral Imaging, HSI),是一種結合了傳統計算機視覺與光譜分析技術的創新方法。它能夠在特定光譜范圍..
-
光譜儀的應用
光譜儀作為一種強大的分析工具,通過捕捉和分析物質與光相互作用產生的光譜信息,為科學研究、工業生產、環境監測和天文學等多個領域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。本文將詳細介紹..
-
與光譜相關的化學分析儀器及其原理、優缺點
?光譜儀作為化學分析中的得力助手,通過捕捉物質與光相互作用的微妙信號,揭示了物質的內在化學信息。本文將詳細介紹五種常見的光譜分析儀器——分光光度計、原子吸收光譜..
-
光譜儀的發展歷程
光譜儀,這一基于光譜學原理的精密儀器,自其誕生以來,便成為了連接光與物質世界的橋梁。它能夠將光線分解成各個波長的光,并通過探測器檢測記錄下來,為我們揭示光源或物..